星火相传,根植乡土;童心守护,绘就未来。江西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红韵井冈“艺”兴绘农实践队步履深深,继续扎根革命沃土。新的一天,使命的坐标指向更深层的连接与更温暖的传递:在基层治理与文明实践的前沿,汲取最鲜活的乡村脉动;于童真的心田,播撒红色基因的种子与安全的守护。让设计的温度,不仅流淌于物,更浸润于心——这是艺术赋能乡村的深度诠释,也是红色薪火代代相传的生动实践。
深植乡土肌理,聆听振兴脉动。2025年7月4日实践队深入基层治理核心,与罗浮镇土山村村书记和村委会队长展开深度对话。围绕:
一、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传承路径;
二、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塑造痛点;
三、乡村发展的现实挑战与愿景;
这些来自田野最前沿的洞察与需求,成为设计赋能精准对接的坐标原点,为“红韵绘农”的实践蓝图,锚定了深厚的现实根基与人文温度。
紧接着,实践队前往了罗浮镇土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。踏入这片承载着基层创新实践重任的土地,队员们迅速进入状态,全身心投入到对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、精准服务群众的创新实践模式的深度探究中。
安全守护,筑牢生命防线。踏入童心港湾,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纯真的眼眸,瞬间让队员们意识到肩头责任之重。队员们迅速化身安全守护者,通过趣味互动的方式,将防溺水知识生动地普及开来。一笔一划,防溺水要点在黑板上清晰呈现;一字一句,安全知识经队员讲解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。提问环节里,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,争着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防溺水知识。队员们始终细致解答,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安全屏障。
艺术引航,点亮红色梦想。完成防溺水安全教育后,队员们又化身艺术引路人,带领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井冈星火。讲述革命故事时,孩子们听得入神,这激发了孩子们对先烈的崇敬之情。故事结束后,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,指导孩子们在绘画创作中发挥想象。孩子们笔下或是红军奋勇向前,或是井冈青山点缀红花。队员蹲下悉心指导,孩子画出满意作品后露出灿烂笑容。这一刻,设计的温度化作守护生命的叮嘱与启迪未来的色彩,在童真的笑容与专注的涂画中,红色薪火的传承与乡村未来的希望,悄然萌芽,交相辉映。
扎根沃土,情系未来。从汲取基层智慧的深沉根系,到点亮童眸星火的希望枝桠——设计之桥贯通历史与未来,艺术之力温暖乡土与人。当红韵浸润心田,当绘农扎根现实,这场始于井冈的旅程,已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,落笔生生不息的青春印记。
撰稿人:黄昭雨、蔡文菲、季实萍